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30 20:39:04
長沙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內(nèi),身著漢服的模特演示射箭。湖南日報記者 李健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30日訊(記者 鄧正可 攝影 李健)4月30日下午,長沙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打造的“維天有漢·千載風華”五一社會教育系列活動啟動。本次活動以漢代文化為核心,舉辦新書分享、文化展演、互動體驗、歷史展覽和游園講解五大主題活動。現(xiàn)已向公眾開放預約,每日限流499人。
“維天有漢·千載風華”五一社會教育系列活動入園預約二維碼
4月30日下午舉行的《何以漢服:重新發(fā)現(xiàn)馬王堆漢墓服飾》新書分享活動上,古代服飾考古研究專家左丘萌通過馬王堆漢墓出土服飾的考古成果,系統(tǒng)梳理漢代服飾的形制、工藝與文化內(nèi)涵,揭秘漢代貴族服飾的禮儀規(guī)范與生活美學。管理處青年學者姚娟娟與作者以“漁陽的衣柜”與“辛追的衣櫥”為鑰,圍繞馬王堆漢墓服飾和漁陽墓15枚木楬記載的600 余件服飾展開研討,解密漢代服飾的經(jīng)緯密碼等。
《何以漢服:重新發(fā)現(xiàn)馬王堆漢墓服飾》新書分享。湖南日報記者鄧正可 攝
漢服走秀以四季時序為軸,曲裾深衣與直裾襜褕次第登場,展示衣冠的莊重與靈動。壓軸登場的《大風起兮》甲胄展演,則再現(xiàn)了漁陽戍邊將士“黃金鎖子甲,風吹色如鐵”的凜凜威儀。展演中的漢服、甲胄、妝容均按照真實文物高度復原而來。
漢服走秀。湖南日報記者鄧正可 攝
5月1日至2日每天10時至16時30分,游客可到公園“康莊馳逐”漢文化研學體驗區(qū)打卡,體驗投壺、射箭、蹴鞠、牽鉤、五禽戲等傳統(tǒng)游戲,并與NPC互動。參觀“南國漢韻”漢長沙國歷史微展覽,通過已發(fā)掘的5座王陵(特別是漁陽墓)出土文物,了解漢代長沙國世系、都城、職官、軍事等方面的歷史以及文化藝術。
穿著甲胄的模特向游客比心。湖南日報記者 李健攝
漢長沙國是長沙歷史發(fā)展長河中的輝煌時期,長沙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生動呈現(xiàn)了楚、漢、越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深入闡釋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和合共生的發(fā)展脈絡。漢長沙王陵墓群是目前發(fā)現(xiàn)數(shù)量最多、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代諸侯王陵寢遺址,被譽為“漢代諸侯王陵寢的百科全書”。
“五一”活動預約示例圖
活動須知:
1.園區(qū)暫未開放,現(xiàn)通過節(jié)假日預約體驗組織社會教育活動入園。入園時請配合核驗預約碼,勿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
2.活動期間請注意個人安全,照看好隨行老人兒童,切勿進入密林、攀爬園內(nèi)設施及山石樹木、倚靠欄桿;
3.全園屬文物保護核心區(qū),請勿攀爬遺址本體、亂刻亂畫或移動陳設物品;4.園區(qū)暫無開放停車場,建議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綠色出行;可在地鐵4號線至“湘江新城站”2號口出(距離公園835米),或至“漢王陵公園站”1號口(距離公園1.3公里)步行或打車至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北門;公交916、375、410、W111、W117路等可直達公園附近的桃花站點。
責編:鄧正可
一審:鄧正可
二審:易禹琳
三審:楊又華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