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老熟女精品|尤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网址

  • <div id="vasms"><listing id="vasms"></listing></div>
  • 奉家山上永遠的豐碑|湖南日報·湘江副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28 08:35:11

    奉家山上永遠的豐碑

    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通訊員 攝

    簡 介

    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婁底市新化縣奉家鎮(zhèn)上團村,始建于清末民初。舊址為典型湘中地區(qū)院落式建筑,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1935年10月,紅二、六軍團為配合中央紅軍長征,決定突圍北上。以賀龍任軍團長,任弼時任政治委員的紅二軍團3個師9000余人,分兵兩路至上、下團村。紅軍到來之前,時為縣議員的大地主奉世清躲了起來。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的首長便住進了奉世清取名的“竹園”,在此處設紅二軍團司令部。

    作者:楊親福

    這是發(fā)生在我老家新化縣奉家鎮(zhèn)的真實故事。奉家鎮(zhèn)是紅土地,有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有湖南省第十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紅二軍團長征傷員養(yǎng)護所舊址”。這個“國?!眴挝缓汀笆”!眴挝皇峭粴v史事件的兩處舊址。這一歷史事件,給奉家鎮(zhèn)人民留下了永垂不朽的墨溪岡無名紅軍烈士墓和楊梅界無名紅軍烈士墓。

    在楊梅界,近些年來,有一位頭發(fā)斑白,兩手粗糙的山民,總是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爬上那面高高的山坡為無名紅軍烈士掃墓——除草、掛青、燒香紙。他叫劉鐵華,已年過花甲。

    這是一座特別的紅軍烈士墓,四人合葬,坐落在奉家鎮(zhèn)百茶園村楊梅界報水井山岡上。長眠的烈士為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賀龍首長親筆信委托劉氏族老養(yǎng)護的重傷員。1935年冬,由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等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為策應中央紅軍戰(zhàn)略轉移,率領隊伍從桑植劉家坪出發(fā),開始長征,于12月12日進入新化縣奉家鎮(zhèn),在上團村、下團村進行休整,準備揮師湘南,西入貴州。13日,兩位先鋒戰(zhàn)士探路經過浪山坪村來到百茶源村,在崇山灣風雨橋上遇見坐在涼板凳上歇息的劉祚杰,駐足向他打聽出山的道路,有目的的向他了解山寨里的一些情況。

    這天是一場大雪后的灰暗日子,山道上的積雪很厚。劉祚杰還是下了山,去了三十里外的商鋪買東西,他轉身回來,在橋亭上休息,遇見兩位戰(zhàn)士。劉祚杰穿著草鞋,兩位戰(zhàn)士也穿著草鞋,三個人的腳都是紅彤彤的,麻木了。

    劉祚杰此前沒有見過兵,但他覺得兩位戰(zhàn)士很和善,就放下心來。戰(zhàn)士問他山寨里能否收留傷員搞養(yǎng)護,他連想都沒有想就說這是行善,要收留的。問有幾個傷員,戰(zhàn)士說有好幾個。他說,一兩個就住他家里,有好幾個就住祠堂里。兩個戰(zhàn)士說去看看祠堂,他答應了,三人啟程前往祠堂。

    過了橋亭,爬坡約兩公里,穿過古樹群,就見到一座四合院建筑——劉氏宗祠。四合院的牌樓是閣樓,圍墻是青磚筑成,主體建筑為木結構,空間不小,能住好幾個人。劉祚杰就是族長,但祠堂大門上了鎖,鑰匙不在他手里,天氣寒冷,劉祚杰就把兩位戰(zhàn)士帶進了劉菊人家里。劉菊人熱情接待,叫妻子做了中飯。戰(zhàn)士說自己帶了干糧的,只喝杯茶,但是,盛情難卻,兩戰(zhàn)士還是吃了中飯,但他們把身上的干糧給了主人。

    交談中,戰(zhàn)士一個講述紅軍的行軍故事,一個補充,讓劉祚杰、劉菊人,還有剛進來的劉春極、劉文清、劉青峰、劉華先等人,聽得如醉如癡。戰(zhàn)士談到被收留傷員的費用,大家望著劉祚杰,等他表態(tài)。劉祚杰毫不含糊表示,護理傷員是大家應該盡的義務,治療費用以及衣、食、住、行都歸族里負責!其實,湖南農民運動早在劉祚杰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種子。劉氏宗祠是鄒序龍任會長的錫溪農民運動協(xié)會報木分會舊址,而報木分會會長劉文淡,不但是劉氏祠堂里的人,而且他家就在前面的劉家院子里。

    中飯后,兩位戰(zhàn)士直接回了上團。劉祚杰召集劉姓人在祠堂里進行了商議,他先向大家通報了他遇見紅二軍團兩位探路戰(zhàn)士,戰(zhàn)士要求他收留幾位不能再行軍的傷員,他一口應承下來的事。大家表示服從族長安排。會上,就被子、衣服、錢、糧及護理人員,一一攤派到戶。會后,大家動手,進行了大掃除、建好了灶,打好了地鋪、搬來了被子。

    報木劉氏宗祠坐落在茫茫大山深處,是當?shù)貏⑹先苏?、文化、生活之所,也是唯一的公共場所。當時,劉氏宗族居住在方圓幾公里的山坡上,只有一個群居院落和五棟散居板屋,所有山民都姓劉,但不足一百人口。然而,這里卻有一棟像模像樣的祠堂。

    劉祚杰家的板屋在祠堂后面的最高處,坐落在楊梅界的山坡上,他家距祠堂約兩公里。他兒子劉春侶已經三十七歲,成了家,有了孩子。劉春侶特別勤奮,大雪天里,也上山勞動,不是挖冬筍就是捕野獸。晚飯后,劉祚杰向兒子介紹了族人準備收留紅軍傷員一事,他告訴兒子,紅二軍團將士明天過村里,他想讓兒子帶隊,送將士們過風車巷。第二天一大早,父子就來到祠堂等候。

    不到八點,昨天遇見的那兩位戰(zhàn)士來到了祠堂,帶來了首長的親筆信和傷員名單。不一會兒,紅軍大部隊來了。戰(zhàn)士把劉春侶送到隊伍最前面帶隊。傷員在隊伍的最后面,到達時已過十二點,他們共九人,或被扶著或被抬著。

    這樣,九位傷員住進了報木古祠。其中的三個輕傷員住了一晚就走了,他們說能走,要追上隊伍。于是,劉春侶又送他們,把他們直送到隊伍駐扎地隆回縣的黃金井。山路遙遠,劉春侶在回家路上投宿農家,第二天才回到家里。

    六個重傷員中的一個,在第三天晚上默默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一夜冷雨,山岡上,屋頂上和山道上都結了冰!怎么辦?劉祚杰與劉菊人、劉青峰商量,既要尊重劉家的風俗,不讓外姓傷亡者葬在有人居住的山坡上,又要讓戰(zhàn)士有葬身之地。這樣,地點定在楊梅界后山的報水井,沒有棺材,用扮禾桶代替,沒有棉被,用稻草代替。缺醫(yī)少藥,還有三位重傷戰(zhàn)士,病情不見好轉,急劇加重。劉祚杰不得不考慮他們的后事。

    不到一個月時間,三個重傷員陸續(xù)辭世。他們被稻草包裹著,擺放在同一只扮禾桶里,最后用木皮蓋了。

    冬去春來,清明節(jié)就要到了,劉祚杰計劃給烈士墓培土,立塊烈士碑。他去翻名單,卻落空了!首長的信、紅軍傷員的名單,還有護理傷員的記錄,劉祚杰都收藏在同一只木箱箱底。他打開箱子,翻開上層衣服,見到箱底沒有了文件,只有一個老鼠窩!所有文件,被老鼠撕咬得粉碎。

    清明節(jié)那天,是一場頗具習俗、彰顯禮儀的為烈士掃墓活動:宰殺雄雞,劉祚杰、劉春侶、劉用榮一家三代人跪在墳頭。這一年,劉用榮十五歲。劉氏族人,從此年年清明前來掃墓。

    2013年3月,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奉家鎮(zhèn)人民政府成立了“紅二軍團傷員報木劉氏宗祠養(yǎng)護所調研組”。

    據(jù)調查,“紅二軍團長征傷員養(yǎng)護所舊址”六位重傷員,四位辭世,兩位傷好后離開,其中的一位叫鄒傳虎。通過老黨員劉用俊帶路,調研組人員采訪了鄒傳虎兒子鄒新佳。鄒新佳介紹,鄒傳虎沒能趕上長征部隊,流落深山成家立業(yè)。

    鄒傳虎,祖籍新化縣水車鎮(zhèn)紅光村。鄒傳虎參加紅軍后,被安排在賀龍身邊管馬。1935年12月,他跟隨紅二軍團隊伍從溆浦縣進入上團,后又從上團過豆腐巖經崇山灣風雨橋進入報木古寨,因傷病無法行走,留在劉氏宗祠療養(yǎng)。鄒傳虎和另一名戰(zhàn)友病情還沒痊愈就離開了劉氏宗祠。他們兩人分頭逃避,沿途乞討。鄒傳虎鉆叢林,翻山界,找不到隊伍,就隱藏于溆浦縣的大竹園山界上,在那里結婚安家。

    如今,紅二軍團長征傷員養(yǎng)護所舊址——報木劉氏宗祠,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為湖南省第十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成為青少年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楊梅界的無名紅軍烈士墓,是奉家鎮(zhèn)“省?!钡闹匾獌热荩彩恰皣!钡闹匾獌热荨?/p>

    (原載《湖南日報》2025年4月28日11版)

    責編:王美慧

    一審:王美慧

    二審:肖洋桂

    三審:周俊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