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地理 2025-04-27 15:15:26

2021年1期的《中國國家地理(湖南篇)》,刊文介紹了丹霞地貌,為郴州的飛天山配了美圖美文。同年,交通運輸部評選年度“十大最美農(nóng)村路”“詩情畫意旅游路”,起于飛天山馬皇丘峽谷、迄許家洞鎮(zhèn)的旅游戰(zhàn)備路(X124線)入選。2024年7月,郴永大道(S214線,郴州至永興縣)榮膺省交通運輸廳“湖南十大最美自駕公路”稱號,它全長31.153公里,瀝青路面,寬22~26米。2025年3月的一天,我和攝影師駕車沿上述兩條“最美”公路穿行70多公里,飽覽了春日美景。
1
飛天山大橋—高椅嶺—馬皇丘峽谷
驚蟄后的一天早上七點,我們趁南風天從郴州往東北發(fā)車,順路在白露塘嗍了碗正宗的殺豬粉,爽得滿頭冒汗。開窗駕車上郴永大道,十余分鐘即泊飛天山大橋西。橋是郴永大道跨越翠江(東江流入飛天山后,當?shù)厝朔Q翠江,非地理名)的第一座大橋。此時天已放亮,站在橋上,見一江春水潺湲北去,兩岸山巒渾圓低矮,紅霞翠影,典型的丹霞地貌,有“一道朝霞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之妙。這里是飛天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的外圍,整個公園在郴州市蘇仙區(qū)境內(nèi),距市區(qū)僅18公里,面積110平方公里。

飛天山屬紅巖丘陵地貌,被大自然蝕刻得似人似獸、似物似禽,無不栩栩如生。其主要地貌類型為寨(堡),寨身是陡峭的紅崖赤壁,寨頂則綠樹婆娑如蓋。不少寨頂溶蝕成渾圓的洼坑,一積水便閃閃發(fā)光,讓丹霞別具一種迷人的幻景。復雜的地質(zhì)構(gòu)造,致使景區(qū)內(nèi)溝壑縱橫、山環(huán)水繞、寨坦錯落,既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又有喀斯特溶洞,更兼碧水紅崖、篁竹幽深、古村儼然,構(gòu)成一幅雄、奇、險、秀的山水畫卷。
過橋2公里許,泊高椅嶺停車場。高椅嶺以前并非景點,人們路過時不想錯過,常停車爬上山去賞景。當?shù)卮迕窀Q得商機,將礦泉水、快面和風箏等攤于路邊、山上售賣,竟蔚然而成一山寨大景。為安全計,前些年政府引入資金將高椅嶺改造升級,憑票而入,又在路邊建了偌大的停車場,打造出了一個人山人海的網(wǎng)紅熱景。
我們爬上這把“世界上最大的椅子”去看新景,又放飛無人機抓拍美照。
高椅嶺南望飛天山,在蘇仙區(qū)與資興市(縣級)交界處,其發(fā)育于紫紅色砂巖和礫巖之上,地勢奇峭,景觀多為丹崖峰寨、坦穴、關(guān)峽等,形狀千姿百態(tài),山、水、泉、洞、寨、崖、坦俱全,是郴州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它最大的亮點是丹霞山體周邊有漂亮的水印裙邊,看航拍照,恰如一只只巨大的史前蜥蜴正匍匐而行,美得令人心醉。

與高椅嶺一路之隔的櫻花谷,總面積100多公頃,種植了大片的茶樹和數(shù)千株櫻花樹,此時櫻花怒放如霞似錦,遠處流動著紫色的山嵐,近處的樹林間美女出游如云,嬉戲照相,好一派醉人的春光。
賞完美景,車子掉頭沿郴永大道再次過飛天山大橋,在前面路口右轉(zhuǎn)進入X124線(旅游戰(zhàn)備路),駛?cè)腭R黃丘大峽谷。

馬皇丘峽谷在飛天山鎮(zhèn)雅江村。此處山體酷似扭動的巨大螞蟥,且是背上帶些黃斑的那種。峽谷的核心地段在鵝婆寨南面和東面山腳下,峽谷里原是稻田,田中多螞蟥,因而稱“螞巘丘”,此名難寫,字意也不佳,后來便雅正為“馬皇丘”,而這段6公里長的峽谷就成了“馬皇丘大峽谷”。
車到馬皇丘,我們停下車來攀登鵝婆寨。鵝婆寨峭壁上的石梯長滿了苔蘚,小心登頂,可看到南面的鵝公寨,兩寨分立于公路旁,如一對恩愛戲水的天鵝。以前,這一帶交通閉塞,鵝婆寨的石梯是村民進出大山的必經(jīng)之路。如今,漂亮的柏油路在褐紅的峽谷中穿行,給人一種穿越時空超級酷爽的感覺,而隨手一拍便是讓人驚艷的美圖。

2
穿坦、黑坦—石面坦電站、瓦窯坪—貓王寨
穿過一片丹崖絕壁,我們往左拐進飛天山村唐家沖組,去看穿坦和黑坦。爬上竹林陡坡,空透的穿坦赫然現(xiàn)于眼前。穿坦又名天生橋,孔高35米,跨度95米,如彩虹飛架,文人騷客稱之為“美女攬鏡”,本地人喚做“月亮灣”,民間故事說是銀河上的鵲橋跌落人間,此說最為生動貼切。
黑坦又名土匪寨,距穿坦不到百米,它是絕壁中間一個面積頗大的溶蝕洞穴,洞中冬暖夏涼,還殘存著夯土墻,顯然曾有人居住過。洞寬120米,深50米,高35米,總面積5000余平方米,可輕松容納千余人,被譽為“丹霞第一洞”。中國丹霞地貌研究會長黃進,贊之為“中國之最,世界奇觀”。

黑坦和穿坦,不親臨感受不到它的奇妙。實際上,它是同一段丹霞山體,崖體較厚的東側(cè)一個洞穴還處于額狀洞階段,是為黑坦,而在最薄的西側(cè),崖體已經(jīng)被從兩面侵蝕切割穿透,形成了天生橋,是為穿坦。石階旁立著一塊石碑:“黑坦、穿坦系距今1億年左右的紅色砂礫經(jīng)地球物理風化、地表水沖刷及地下溶蝕的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種拱狀地貌?!弊x起來蠻拗口,卻很專業(yè)。
穿坦
駛出峽谷,天上南風趕羊,耳畔有江聲浩蕩而來,那是翠江石面坦電站大壩攔住的江水正沖閘而下。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電站建成,水位抬升了20余米,江面擴寬的同時,從此也不通舟楫,而亦橋亦路的大壩也成為X124線的一段,連接起兩岸交通。
瓦窯坪古鎮(zhèn)在電站上游的翠江西岸、郴江入翠江交匯處(兩江口)。瓦窯坪古時以盛產(chǎn)陶瓷而聞名,江邊碼頭亦曾喧囂千年,它是南嶺北的水上要津,是北通衡陽、長沙,南下韶關(guān)、廣州的水陸中轉(zhuǎn)站。民謠“船到郴州止”是說大船至此,再往廣東就要改走山道過南嶺了。其時,街上商鋪、酒肆、茶樓林立,各路江湖人士匯聚于此,可謂繁華一時。
2023年修復的瓦窯坪歷史文化街區(qū),還原了古建風格的商業(yè)街、碼頭,將舊房改造為特色民宿。徜徉其間,仿佛時光流轉(zhuǎn),唐宋明清再現(xiàn)。碼頭邊新建有霞客樓,以紀念“游圣”徐霞客曾到此考察,并留下“江口諸峰,俱石崖盤立,寸土無麗”的超贊。
我們在農(nóng)家菜館吃了條肥嫩鮮美的大壩魚,然后往東駛過電站大壩,抵貓王寨。
貓王寨石峰群很奇詭,四五座相對孤立較小的柱峰簇擁著一座體積頗大、頂部平坦的半圓形山峰,好似一只靈動的巨型山貓。寨壁呈丹砂色,山頂或山頂四周則樹木郁蔥,流下不少水漬印,有靚麗的山花不時點綴在丹崖石縫中,給山體平添了一抹鮮亮。山雀子在歡快地追逐打鬧,山鷹在天空傲視盤旋,給春日注入了動感與活力。

3
鐵鼎寨—原711礦農(nóng)場—黃草村
從貓王寨左轉(zhuǎn)往南不遠,即到與瓦窯坪古鎮(zhèn)隔翠江相望的鐵鼎寨。飛天山百余山峰中,鐵鼎寨以海拔295米雄踞第一,因臨江壁立,尤顯高峻,其山體黑如鐵,山形如鼎,故稱鐵鼎。傳說山頂有天洞,山腰有寶洞,山底有仙洞。寶洞藏金銀珠寶,石鎖把門,鑰匙在黃瓜里生長,黃瓜結(jié)在山腳農(nóng)戶菜園里。一外來尋寶人以高價定購這瓜,約好三天后來摘,農(nóng)人擔心黃瓜被盜,提前摘下,不料瓜里鑰匙還未長全,致使寶洞石鎖永不得開,財寶留存至今。
我們繞過前方一柱昂然雄起的陽元石,一鼓作氣攀上了山頂亭臺。從高處鳥瞰,瓦窯坪、電站、貓王寨、翠江如沙盤模型,別具一番風采。向遠看,飛天山景區(qū)群峰簇擁欲飛,絢麗而壯美。
下了山繼續(xù)往南(郴州北郊)行駛,過郴江大橋、原711礦農(nóng)場,駛?cè)爰s兩公里長的黃草峽谷,這里屬黃草村,村子原名黃原,傳說唐末黃巢起義,于乾符六年(879)率軍由粵入湘,來此扎寨,后與追來的官軍在黃原村的田間地頭決戰(zhàn),雖然殺退了官兵,然義軍也死傷慘重。后來,當?shù)卮迕癜腰S原改叫“黃巢”,因“巢”和“草”諧音,便訛成黃草村了。因緊靠飛天山景區(qū),不少村民建了新房,開起了土菜館。

出黃草村,過喜鵲坦(鄰京港澳高速郴州北互通),即抵X124線南端終點許家洞鎮(zhèn)。
4
許家洞鎮(zhèn)—711紅色小鎮(zhèn)—十畝泉天堂溫泉
許家洞鎮(zhèn)在郴州北郊,有一個小火車站,如今已不復往日的喧嘩。郴江從鎮(zhèn)中央由南往北流過,有一座人行鐵橋、一座公路橋橫跨兩岸。
西岸是原711鈾礦(下稱711),古時稱金銀寨,與下游不遠處的俞家寨古堡互為掎角。711曾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爆炸作出巨大貢獻,被譽為“中國核工業(yè)第一功勛鈾礦”。711鼎盛時人口近萬,2004年正式關(guān)閉?,F(xiàn)在,711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工業(yè)文化遺產(chǎn)名錄”“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711時光小鎮(zhèn)”已新晉為旅游打卡熱點。修舊如舊的紀念館、辦公樓群、街坊巷道、書店郵局、俄羅斯商店、伏爾加轎車,伴著循環(huán)播放的老歌,讓人仿佛走進了那個火紅的年代,感慨不已。
駛離711,前面就是十畝天堂溫泉,離郴州也只有十來公里了。今天,我們逆時針“行讀”了一整天,該放松放松,去泡個溫泉犒勞一下自己了。
攻略
雄鷹戶外營地
在高椅嶺北2公里處的大王寨村,面積約1.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8萬平方公里,系湖南省首個大型綜合性丹霞訓練營地?,F(xiàn)有飛拉達、長空棧道、峽谷探險、懸崖秋千、攀巖、橋降、巖降、高空繩網(wǎng)、絕壁橋、皮劃艇等運動項目。

九龍水寨
在飛天山東南部,與老虎寨隔江相望。它四周皆懸崖峭壁,內(nèi)有多條數(shù)公里長的峽谷水面交叉分布。到此可沉浸式體驗仙境竹筏游,也可登陸逍遙洲圍爐煮茶、喝咖啡、品甜品、看花船表演,休憩片刻。

十畝天堂溫泉
在711南的山谷中,門前有政府立的“中國溫泉之鄉(xiāng)”石碑。溫泉常溫52℃,富含鋰、鍶、鋅、碘等多種微量礦物質(zhì)元素,是中國女排隊員在郴州集訓時的專泡溫泉。作家余秋雨泡后贊之為“大地的恩賜,母親的體溫”。
十畝泉·天堂溫泉
責編:沙兆華
一審:姚懿軒
二審:彭彭
三審:文鳳雛
來源:湖湘地理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