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老熟女精品|尤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网址

  • <div id="vasms"><listing id="vasms"></listing></div>
  • 追尋紅色足跡 感悟初心使命—— 張家界市民族中學桑植紅色研學活動側記

    鐘昱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24 15:03:34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4日訊(通訊員 鐘昱)4 月 23 日,湖南師大附中張家界市民族中學七年級540余名師生奔赴桑植縣,開啟為期兩天的 “少年參與鄉(xiāng)村振興 探索最美家鄉(xiāng)文化”主題研學之旅。從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fā)地到亞洲第一溶洞,從千年農(nóng)耕文化體驗到非遺扎染技藝傳承,這場融合 “歷史 + 實踐 + 科技” 的沉浸式研學,讓革命老區(qū)成為青少年成長的 “活教材”,為桑植文旅融合注入青春動能。

    清晨 8 時,桑植百年育英研學營地響起莊嚴的國歌聲。研學導師莊嚴宣誓 “以史為鑒,育人為先,讓紅色精神浸潤每個課堂?!背跻荒昙壗M長、研學領隊龔楚萍在致辭中強調(diào):“桑植是賀龍元帥的故鄉(xiāng),是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fā)地,是承載中國革命光輝記憶的紅色熱土。希望同學們在行走中感悟初心,在實踐中錘煉品格?!?/p>

    在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fā)地紀念碑前,全體師生整齊列隊,向先烈敬獻花籃并默哀,以 “正冠明禮” 的傳統(tǒng)儀式致敬先烈,當《馬桑樹兒搭燈臺》的旋律響起,全場齊聲合唱,歌聲穿透云層。隨后,師生們重走長征路,走進賀龍紀念館,透過布滿補丁的軍裝、陳舊的馬燈和槍支文物,重溫賀龍元帥 “兩把菜刀鬧革命” 的傳奇歷程。2405班學生梁新怡凝視著展柜中布滿補丁的粗布軍裝,眼眶濕潤:“看到這些粗布紋路時,課本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突然有了溫度?!?/p>

    在桑植民歌寨的農(nóng)耕文化長廊,一場 “穿越千年的勞作” 生動上演。學生們在《一米菜園》活動中,對劃分的土地完成翻地、播種、澆水、扎籬笆等任務。他們親手使用石磨磨制豆?jié){,當雪白的豆?jié){從石磨縫隙滲出,2403班學生向明軒忍不住嘗了一口:“比奶茶更香濃,這是穿越六百年的‘中國味道’。” 在一旁的扎染課堂里,土家阿姐展示國家級非遺 “藍靛扎染” 技藝,學生們以桑植粽葉、蓮蓬為天然染材,創(chuàng)作 300 余件 “植物拓印帆布袋”,將非遺之美轉化為可帶走的文化記憶。

    最具時代感的 “科技助農(nóng)” 環(huán)節(jié)中,每班選派代表化身 “直播主播”,在研學導師指導下通過電商平臺推介桑植白茶、粽葉等農(nóng)產(chǎn)品。2406班學生羅文濤面對鏡頭熟練介紹:“桑植白茶產(chǎn)自北緯 30 度武陵山脈,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綠茶高 2-3 倍,茶湯清潤回甘……”讓 Z 世代用年輕化語言解碼老區(qū)好物,這就是文化傳承的年輕化表達。 這場別開生面的實踐課,既讓學生掌握新媒體技能,更激發(fā)了他們對家鄉(xiāng)產(chǎn)業(yè)的認同感。

    夜幕降臨時,營地中央的篝火跳動著金色火焰,540 名師生的歡聲笑語早已溢滿四周。率先登場的女聲獨唱如夜鶯啼鳴,清亮的嗓音裹著晚風掠過人群,臺下星星般的熒光棒隨節(jié)奏輕輕搖晃。相鄰班級的小合唱方陣依次亮相,和聲如春日溪水叮咚,齊唱似初升朝陽噴薄有力,就連換場間隙也不忘比個加油的手勢。當全體師生手拉手圍成圓圈跳起擺手舞,跺腳聲浪掀動篝火,跳躍的火光照紅了每張洋溢笑意的臉龐。壓軸的舞蹈串燒將氣氛推向頂點 —— 身著民族服飾的姑娘旋轉時揚起彩裙,男生的街舞段落燃爆全場,掌聲與跺腳聲此起彼伏?;鸸饫镲w揚的發(fā)絲和裙擺,恰是歡笑聲中紅色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生動交融。

    次日,研學團隊走進 “亞洲第一溶洞” 九天洞。地理老師用激光筆指向 19.2 米高的 “定海神針” 石筍,“它生長耗時超 19 萬年,每毫米都是時間的刻度?!?學生們分組開展科學實踐:用 pH 試紙檢測洞壁水酸堿度,用卷尺測量石幔間距,完成《喀斯特地貌形成手冊》。地理課代表吳鵬飛邊記錄邊感慨:“課本上說‘喀斯特地貌是水與時間的藝術’,親眼見到百萬年形成的‘石花’,才真正懂了這句話的分量?!边@種 “自然探秘 + 科學探究” 的模式,讓地理、化學知識從書本走向實景,培養(yǎng)了學生跨學科思維。

    返程途中,‘紅色故事會’此起彼伏,學生們輪流分享兩日來的感悟。 “當我親手磨出豆?jié){時,突然想起紀念館里紅軍吃野菜的場景,原來‘艱苦奮斗’不是口號,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態(tài)度?!?“以前覺得紅色研學就是‘參觀 + 聽講’,沒想到能在溶洞里上化學課,在直播間賣家鄉(xiāng)茶。”“直播帶貨時,有網(wǎng)友問‘為什么要學扎染’,我回答‘因為這是我們的文化根脈’。那一刻,我為自己是桑植人感到驕傲。”

    桑植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540名師生都是桑植的‘移動宣傳隊’。我們打造‘紅色文化 + 非遺傳承 + 生態(tài)科普’線路,不僅是讓青少年銘記歷史,更要通過多元體驗培育文化自信?!?正如學校德育處主任唐國華在結營儀式上所說:“紅色研學不是終點,而是理想信念培育的新起點?!蹦荷械纳V部h城,大街小巷的燈光次第亮起,研學大巴車窗映出學生們手繪的 “紅色桑植”明信片。這些帶著桑植泥土氣息、沾著扎染藍靛、聽過溶洞滴水的年輕人,正將“三色桑植”的故事帶向更遠的地方 —— 這或許就是研學旅行的終極意義:讓歷史照進現(xiàn)實,讓文明走向未來。這片土地上播下的紅色種子,終將在春風化雨中茁壯成長。

    責編:上官智慧

    一審:上官智慧

    二審:田育才

    三審:寧奎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