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帥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22 15:13:23
文/圖 邱德帥
晨霧陪伴山嵐,攀上依山吊腳樓的竹籬。沿著桑植縣廖家村鎮(zhèn)妖氣洞村的青石板路蜿蜒而上,數(shù)百畝茶園的露珠懸在茶株葉片上,倏忽滑入采茶人的粗布衣襟。在高海拔山村的褶皺里梯級而上,每一壟茶圃都蓄著經(jīng)年的云纏霧繞,每一片芽茶都藏著經(jīng)久的綠意盎然。
綠叢深處的年輪,撥開一道道宛如桂林的山梁。老茶人常說,這山這嶺的土壤會呼吸,春來地氣涌動,茶根向上萌發(fā)的,崖壁滲出的山泉,帶著遠古的微甘,在茶壟間織就翠綠的脈絡(luò)。偶有山鳥掠過,翅尖掃落的松針與茶芽共舞,驚醒了蟄伏的茶蟬振翅,也驚艷了明前茶鮮嫩的茶香。
時光以茶青轉(zhuǎn)化的速度流淌,那野徑深處的老茶樹,虬枝上密布著輕輕淺淺的紋路,像極了摩崖石刻的甲骨文。采茶姑娘嫻熟地探手撫過凹凸的樹皮,探尋飽經(jīng)風(fēng)雨的老茶樹長出的新葉,在歲月的更迭里揉捻百年老茶的條索,品味茶園外的另一種茶味。
村姑們采茶時自成韻律,竹簍隨腰肢輕擺,恍若山風(fēng)撥動的風(fēng)鈴。她們纖細的手指在芽尖跳躍,分明是采摘的動作要領(lǐng),卻更像在茶園里輕歌曼舞。二八少女采下的銀針,帶著晨露躍入竹茶簍,等待殺青、萎凋的華麗轉(zhuǎn)身。大隱茶舍的老制茶師,攤鋪著“一芽一葉”的嫩綠,當(dāng)日光和月光漫過松木窗欞時,傾聽竹篾篩茶葉嬗變的細響,等候桑植白茶叢鮮葉到白毫的風(fēng)花雪月。
大隱茶舍的銅壺終日烹煮,茶藝師的一顰一笑和一停一頓,茶湯便有了不同的況味,那是舉手投足間就能淺嘗輒止穿喉回甘的茶湯。檐前雨碎的午后,水汽蒸得老茶葉泛起琥珀色。當(dāng)茶湯注入冰裂紋的茶盞瞬間,似乎品茶人就讀懂了“歲月養(yǎng)茶”的涵義。
暮色點亮馬燈,也點亮采茶姑娘歸家的背簍和歸程,老茶樹上新結(jié)的茶葉暗自蓄力,與茶園里種植的茶圃,都在等待著春茶、夏茶喝秋茶的每一抹新綠。山風(fēng)掠過茶壟,年輪守住茶根,每一次茶山的邂逅,都是對茶味的等待。
茶山大隱廖家村。一崇山,一簇嶺,一方坡。在這片被云霧親吻的土地上,獨特的高海拔氣候,獨享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獨有的微發(fā)酵工藝,慢工細活精制而成的桑植白茶,每片茶葉都是會說話的至純至味,都是最原始、最樸真、最深沉的原鄉(xiāng)之戀。
從小鎮(zhèn)走進小城,在大隱茶舍續(xù)杯換盞的品茗中,封存著山嵐的不語、匠心的傳承,以及品茗客守著一盞茶從滾燙喝到溫涼的不老光陰??礆q月靜好,品人生茶味,在光陰輕走的年年月月,敘寫著悠然而悟、坦然而對、由然而醉的茶湯之潤、茶色之亮、茶形之美。
責(zé)編:上官智慧
一審:上官智慧
二審:田育才
三審:寧奎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