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報 2025-04-20 12:38:54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賀燕琦 歐陽孜奇
4月19日清晨,薄霧中的江永縣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143名愛心人士組成的澳門匯才慈善總會探訪團,跨越千里奔赴瑤鄉(xiāng),開展為期一天的助學探訪活動。這場以“心連心·共成長”為主題的公益活動,通過入戶探訪、共進晚餐、勵志晚會等形式,為358名受助學子送來了春日的溫暖。
清晨7時許,鳳凰廣場已匯聚起忙碌的身影。教育局工作人員與各校帶隊教師早早在此等候,20輛貼有“愛心專車”標識的面包車整齊排列。與此同時,千源大酒店內(nèi)飄散著油茶香氣,探訪團成員們邊品嘗永州特色早餐,邊核對探訪物資清單。7點30分,32組探訪小組按照預定路線分赴各鄉(xiāng)鎮(zhèn)。每輛車都載著裝有文具套裝、營養(yǎng)禮包的手提箱,以及記錄學生成長檔案的專屬文件夾。
在上洞鄉(xiāng)蜿蜒的山路上,第三小組組長周女士正仔細核對路線圖。“這個孩子父母都在外地務工,和奶奶住在老宅里。”隨行教師輕聲介紹道。當探訪團敲開小陳家斑駁的木門時,老人顫抖著雙手接過米油,小陳的三好學生獎狀也讓在場者動容。
這樣的場景在全縣23個村寨同步上演,探訪團不僅帶去了物質(zhì)資助,更記錄下每個孩子的學業(yè)進展與心理需求。江永一中的教師鄭冬青感慨:“這種持續(xù)性跟蹤幫扶,真正做到了助學更助心。”
傍晚的一中食堂燈火通明,700人的桌宴構(gòu)成動人畫卷。特色菜系與時令水果在餐桌上相映成趣,受助學生小趙向資助人王先生介紹道:“這是我們江永的特色菜血鴨,您嘗嘗看?!碧皆L團成員特意將座位穿插在學生之間,許多孩子第一次知道了資助人名字背后的故事。食堂內(nèi)熱鬧非凡,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歡聲笑語不斷。這頓晚餐不僅是美食的分享,更是心與心的交流,讓受助學生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
夜幕降臨時,體育館化作璀璨星河。晚會以受助學子自編的瑤族傘舞開場,當《七子之歌》的旋律響起,全場自發(fā)點亮手機電筒,點點星光中,澳門退休教師梁女士的分享引發(fā)共鳴:“20年前我資助的第一個學生,現(xiàn)在已是深圳三甲醫(yī)院的醫(yī)生……”最動人的時刻出現(xiàn)在“成長勛章”授予環(huán)節(jié),358枚定制徽章由資助人親手為結(jié)對學子佩戴,徽章上鐫刻的“山海同心”字樣,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據(jù)統(tǒng)計,本次探訪活動累計發(fā)放助學金200萬元,新增結(jié)對幫扶368人,更促成了“瑤澳云課堂”“非遺傳承計劃”等5個長期項目的落地。正如慈善總會理事長在晚會上所言:“我們帶來的不僅是資源,更是一份雙向承諾——當孩子們勇敢追夢時,永遠有人為他們點亮歸航的燈塔。”
澳門匯才慈善總會的此次江永縣探訪活動,不僅是物質(zhì)上的資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它搭建起了澳門與江永之間愛心傳遞的橋梁,讓愛與希望在兩地之間流淌。此次活動也將激勵更多的人關注公益事業(yè),為社會的和諧與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活動結(jié)束時,體育館大屏定格在探訪團與學子們的合影上,那張寫滿笑臉的全家福,將成為這個春天最溫暖的注腳。
責編:曾璽凡
一審:曾璽凡
二審:陳暑艷
三審:黃維
來源:科教新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