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13 08:38:09
編者按
一個文學家蘇東坡的背后,是一個整整一生都被抑制的政治家蘇軾。近日,作家吳淡如全新作品《成為蘇東坡》由岳麓書社出版。在書中,作者獨辟蹊徑,采用偵探小說的結構設置和解謎式戲劇手法,重繪蘇東坡的內(nèi)心世界和人物鏈環(huán),文字溫暖、治愈,給讀者帶來歷史現(xiàn)場感般的心跳與激動,仿佛蘇東坡就活在我們眼前。
作者|吳淡如
喜歡蘇東坡的人,都不是那種一板一眼、墨守成規(guī)、膠柱鼓瑟的人。
先說一個小故事。
蘇東坡與北宋史學家劉攽,是好朋友。
有一天蘇東坡對劉攽說,以前他與弟弟蘇轍在寒窗苦讀時,母親都會為他們兄弟倆準備一道叫作“三白飯”的美食:“吃過之后,就再也不信人間還有什么佳肴,能比得上這三白飯?!?/p>
說得這么夸張,引起了劉攽的好奇,他問蘇東坡,三白飯是什么呀?
只見蘇東坡故作神秘,然后說:“三白啊就是一撮鹽,一碟生蘿卜,一碗飯?!痹瓉硎窍烫}卜飯啦。鹽是白的,蘿卜是白的,飯也是白的,所以稱之為“三白飯”。
這是蘇東坡信口謅出來戲弄劉攽的,自己不久也忘了。過了一段時日,蘇東坡收到劉攽的請?zhí)埶絼⒏浴鞍~飯”。蘇東坡欣然前往,想要看看劉攽請他吃什么佳肴。
滿心期待的蘇東坡到劉府,只見桌上擺著一撮鹽、一碟生的白蘿卜、一碗白飯。這下子,蘇東坡馬上明白,這回是被劉攽耍了。
蘇東坡吃個精光,并不說破,還對劉攽說:“為了報答你的款待,明天換我請你到寒舍吃個‘毳飯’吧?!?/p>
劉攽知道蘇東坡一定會以牙還牙,但心里實在好奇,第二天也依約來到蘇家。
一見劉貢父(即劉攽,貢父為其字),蘇東坡便拉著貢父坐下,天南地北地開講了起來。到吃飯時間過了,還不見毳飯上桌。餓個半死的劉攽忍不住說:“吃飯時間都過了,你那毳飯到底煮好了沒?”
蘇東坡大笑,用他的四川話說:“老哥啊,鹽也毛(無),蘿卜也毛(無),飯也毛(無),這就是三毛(無),毳飯啊?!彼拇ㄔ拰ⅰ盁o”念作“模”音,而“?!弊x音又接近“毛”,所以這“毳”就是:無鹽、無生蘿卜、無飯。
劉攽一聽,知道自己中招了,大笑開懷。
玩笑開完、詭計得逞后,蘇東坡讓家里人端上好酒好菜,讓劉攽飽餐了一頓。
劉攽大蘇東坡十五歲,算是他的長輩,也是當朝的學術泰斗之一,但蘇東坡仍然是很敢開玩笑的。
這就是蘇東坡。
話說蘇東坡目前的傳世故事,多半出自宋人筆記之中,是真是假,多數(shù)無從考究。(如果有關蘇東坡每個有趣故事都要經(jīng)過考證才當真的話,那么天下所有《蘇東坡傳》也就不用寫了。)為什么有這么多蘇東坡的傳說?因為這些流傳甚廣的故事有個核心主軸,就是他的幽默感。
在那個枯燥正統(tǒng)到有點無聊的士大夫世界,他的幽默感是難得的落花繽紛。
幽默感至少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開得起玩笑,一個是想得開。
在居高位時還開得起玩笑,在困頓時想得開,還能自嘲。
蘇東坡在幽默感上是古今學者表率。
有這樣的同事,你會覺得辛苦,還是覺得幸福?
他是個有趣的人,有儒家胸襟,又不墨守成規(guī)。只可惜,當朝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消受他的玩笑,他身邊的同事們,沒才華又沒雅量的人不少,使他的人生一直在被“黑”,被“黑”到差點沒命。
在最慘的時候,他還是挺有幽默感的。被貶到惠州時,吃到了鮮美的牡蠣,他寫了《食蠔》,還寫信給兒子蘇過說:“你可別告訴別人牡蠣有多好吃,以免朝中士大夫都爭相到南方來搶食?!背粤死笾?,也留下了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蹦阌锌催^被流放得那么怡然自得,還如此“轉(zhuǎn)虧為贏”的人嗎?
苦雖苦,怨歸怨,但是他的“轉(zhuǎn)化”能力無人能及。他是一個最懂得“過去不用追究”“今朝值得面對”的人,總是那么坦然地看待沉沒成本。再怎么倒霉,也不是不好好活的理由,什么叫活在當下,他懂得。
再怎么被“黑”,要跟蘇東坡比委屈的自古至今沒幾人。因被“黑”而作古的,那也就委屈無人解了。
所以我說:
委屈無人懂的,來學蘇東坡吧。
被“黑”到對人性快絕望時,來看蘇東坡吧。
想要真放下的,除了蘇東坡,歷史上大概也沒辦法給你其他偶像了。
現(xiàn)今世界看書的人已然不多,古人也都被遺留在塵封的墓碑里,所以此序,以實用作為吸引力。
蘇東坡會是你很好的心靈導師,雖然,這世界上沒有誰和誰的遭遇是一樣的。
本書從蘇東坡最慘的事情之一烏臺詩案寫起,非常白話,你會懂在那些無奈浮沉的風波中,一顆不隨波逐流的真心,一個具有幽默感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個血肉扎實的人的傳奇。
責編:鄧正可
一審:黃煌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