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12 06:50:23
本文原載于4月12日湖南日報03版
【人物】
熊馳,男,漢族,1993年出生。長沙縣北山鎮(zhèn)中心小學事務(wù)長、骨干教師。長沙縣第四屆道德模范提名人選,曾獲評“星沙好人”。
熊馳在上科學課。本組圖片均為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銘俊 攝
【日志】
4月8日,鬧鐘在清晨5時45分準時響起。
我的生物鐘早在兩年前就被“調(diào)?!背墒程脤倌J?,像精準的齒輪,總在天未亮時便開始轉(zhuǎn)動。
6時,供應(yīng)商的貨車停放在學校食堂門口。我戴上橡膠手套,指尖觸到春晨的微寒。
“熊老師,今天的蘿卜特別新鮮?!彼拓泿煾迪崎_篷布,紅、白蘿卜帶著濕潤的泥土,葉子還沾著晨露。
電子秤的數(shù)字在晨光中跳動,當最后一袋香菇碼放整齊時,還不到7時。
今天中午,646名學生將吃到牛肉燉蘿卜、花菜炒肉、剁椒包菜這3道菜,喝到香菇肉片湯。
食譜是我提前一周就準備好,錄入“智慧食堂”管理系統(tǒng)的。
“智慧食堂”管理系統(tǒng)將自動給菜譜生成綜合星值。
系統(tǒng)不僅會自動生成食材能量分析,還會依據(jù)蛋白質(zhì)、鈣、維生素等指標生成營養(yǎng)分析,并給出綜合星值。
要在有限的餐標內(nèi),讓學生吃得飽、吃得好不是件易事。但兩年多的磨煉,如今,我做出的食譜,都能達到4星以上。
10時,我折回食堂檢查備餐間、設(shè)施設(shè)備、餐具的消毒情況。
設(shè)計食譜、驗收食材、檢查衛(wèi)生看似是煩瑣的事務(wù),但當你在食堂看到孩子們把餐食吃得干干凈凈,還用舌頭舔了舔嘴角的湯汁時就會明白,這些看似機械的工作里,同樣藏著無數(shù)家庭的托付。
1、2年級的學生在食堂打餐
正如兩年前,家長們將12個孩子托付給我一樣。
那是我在倉場小學的最后一年。倉場小學位于長沙縣西北端的原省級貧困村明月山村,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兒童。
2016年,我來倉場小學報到的第一天,上任校長開車帶著我和另一位女老師在鄉(xiāng)村道路上七彎八繞,一路途經(jīng)多所學校,但車輛始終沒有停下。行駛很久,車才??吭谝惶幤У泥l(xiāng)村道路上。如果再走10多公里,就到了汨羅市弼時鎮(zhèn)。同行的女老師立馬放棄了剛剛考上的崗位,我則選擇留下來。
那年我接手的一年級只有4名學生。晨讀時他們的讀書聲還沒窗外的蟬鳴響,但我仍堅持用鋼筆在備課本上工工整整寫下每堂課的設(shè)計。如今翻開那些泛黃的紙頁,還能看見當時反復(fù)修改的痕跡:拼音教學里穿插的歌謠、給每個孩子特制的認字卡片……
倉場小學的學生中,一位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孩子特別不一樣。課堂上,他像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一會兒把同桌的鉛筆盒“嘩啦”一下推倒在地,一會兒又扯著嗓子大聲叫嚷。
記得有一回,我正上著課,教室里突然彌漫起一股異樣的氣味。我心里“咯噔”一下,就知道大概率又是他。果不其然,他又在座位上自行“方便”了。當我給他媽媽打電話時,他母親焦急卻無奈地說實在脫不開身。掛了電話,看著孩子無辜又有些不知所措的眼神,我一咬牙,便開著電動車送他回家。
一路上,風呼呼地吹著。他坐在后座,一開始還因為新奇,興奮地叫嚷??蓻]一會兒,或許是累了,便安靜下來,腦袋輕輕靠在我背上。
到了他家,我扶著他走進屋子,幫他收拾干凈??粗麚Q上干凈衣服后那放松的模樣,我心里五味雜陳。
從那之后,我就想著,一定要再多花些心思在他身上。
我耐著性子,一次又一次地跟他講課堂紀律,教他如何與同學們友好相處。慢慢地,這個特殊的孩子真的有了明顯變化——上課時,他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下課了,也不會再去隨意丟同學的書包;尤其是課間操時,他那認真的勁兒特別顯眼。
這孩子飯量大,每次吃飯,他總是很快就將自己餐盤里的飯菜吃得一干二凈,還眼巴巴地盯著別人的盤子。我怕他挨餓,便常常把自己碗里的菜夾給他??粗罂诖罂诔燥埖臉幼?,我心里也暖烘烘的。
我想,師生之間大概就是這樣,在點滴的相處中,相互影響,共同成長。
2022年,倉場小學被撤并。我被分配到北山鎮(zhèn)中心小學??紤]到我有當校長的經(jīng)歷,是個“全能型選手”,學校聘我為事務(wù)長,負責食堂工作。
工作更加聚焦,但不變的是耐心、細心和責任心。
熊馳詢問學生菜的口味如何
我還記得一位家長給我發(fā)來的信息:“我是單親媽媽,每天上班前最擔心孩子的午餐,但看到班主任發(fā)在家長群的照片,就像親眼看著她吃飯一樣?!?/p>
是啊,讓四季風味暖透孩子的心和胃,也是人間動人的智慧。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銘俊 整理)
責編:楊天朗
一審:楊丹
二審:劉文韜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