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3-12 22:26:12
曹茜茜
“消費者畫的餅,海爾真能烙出來!”3月8日,有網友在海爾集團抖音號評論區(qū)喊話“生產一臺‘懶人洗衣機’”。3月11日,海爾集團官方微博宣布,Leader三筒懶人洗衣機將于3月15日20點在京東預售首發(fā)。
從“打工人被迫營業(yè)”表情包全網刷屏,到宣稱要“為大家解鎖三筒快凈0手洗‘懶人新紀元’”,海爾的走紅表面看是網絡流量的偶然碰撞,實則暗合了其“用戶驅動”的基因。據媒體報道,早在1996年,海爾集團就根據用戶意見,專門研發(fā)了一款可以用來洗地瓜的洗衣機。此后,海爾還依據不同地區(qū)的用戶需求,推出了“打酥油洗衣機”“洗龍蝦洗衣機”等產品。海爾積極傾聽消費者聲音、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態(tài)度,無形中拓寬了自身的發(fā)展道路。
互聯(lián)網時代,企業(yè)高管的社交賬號評論區(qū)正逐漸變成消費者的“許愿池”。而用戶“許愿”企業(yè)“接單”的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著品牌與消費者的關系。一方面,企業(yè)廣泛吸納“民間”的創(chuàng)意,能更加精準把握消費痛點,研發(fā)貼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另一方面,消費者看到自己的聲音被采納,也會產生受尊重的感覺,對品牌產生更強的認同感和忠誠度。畢竟,誰能拒絕一個連夜為自己開發(fā)洗衣機的品牌呢?
這場“始于玩梗、成于產品”的雙向奔赴,是市場營銷進入新階段的縮影。不過也當看到,網上的熱鬧能影響消費者的決策,而產品最終的市場表現仍然取決于質量、價格、服務等多種因素。重視用戶需求、創(chuàng)新自身產品,海爾的成功“出圈”,恰恰是其“內外兼修”的生動映射。
責編:周澤中
一審:周澤中
二審:歐陽金雨
三審:王禮生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