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3-07 10:28:28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卜布 李之賢 劉思昊)春風拂過洞庭湖畔的團洲垸,田間地頭處處涌動著生機與活力。眼下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期,從智能化育秧工廠到萬畝油菜田,從輪作育苗大棚到煥然一新的魚塘,一幅科技感十足、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的春耕圖景在這里徐徐展開。
航拍團洲垸
智能育秧大棚 按下春耕“快進鍵”
走進團華村新建的1萬平方米工廠化育秧大棚,大棚基地負責人楊振玉正指揮著工人擺放流水線設備,谷種、育秧盤、營養(yǎng)土等物資準備充分。
工廠化育秧大棚
“等天氣一放晴,我們就開足馬力啟動育秧,保障5000畝早稻用秧需求!”基地負責人楊振玉告訴記者,該大棚將采用控溫控濕智能化操控一體,配置通風、遮陽網、全方位噴灌、育秧暗室、秧盤流水線等設備,相比傳統(tǒng)的小拱薄膜育秧模式,鋼架式大棚“工廠化”育秧采光好、能保溫,集中管理方便,成苗率高。
油菜田里“雙戰(zhàn)場” 護花忙節(jié)兩不誤
在團洲鄉(xiāng)團勝村萬畝油菜花基地,連片油菜田綠浪翻滾,莖稈頂端的淡黃花苞正蓄勢待放。“前不久我們用無人機對油菜噴灑了葉面肥,不久還要打藥防菌?!狈N植大戶李良兵告訴記者,現(xiàn)在正是防菌核病的關鍵期,無人機飛防效率比人工高數(shù)十倍。
萬畝油菜花基地
湖南油菜花節(jié)即將啟動,團洲垸作為分會場之一,“油菜花節(jié)”籌備工作正火熱進行。田埂上,工人們搭建觀景棧道,設置觀景點?!拔覀円尅欢洳嘶ā瘞愚r家樂、菜籽油全產業(yè)鏈!”團勝村黨總支書記蘇世明信心滿滿地說道。
芥菜南瓜“接力賽” 土地生金有妙招
在團洲鄉(xiāng)團勝村的廣袤田野間,種植大戶李華的230畝芥菜田翻涌著翡翠般的浪濤。51名工人手持鐮刀穿梭田間,手起刀落間,"咔嚓"的收割聲與歡笑聲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著芥菜特有的清香。"今年畝產突破4.5噸,比往年收成還要好!"李華指著田頭滿載的貨車介紹。通過與湖南蓬盛食品簽訂的訂單協(xié)議,他的芥菜享受450元/噸的收購價,告別了"看天賣菜"的焦慮。
芥菜豐收現(xiàn)場
當一車芥菜駛向加工廠時,李華帶領記者快步走向田邊的育苗——那里正孕育著土地的下一個豐收密碼。“芥菜收完種南瓜,現(xiàn)在我已經育好苗了,等到3月底就可以移栽!”種植大戶李華穿梭在苗床間,向記者介紹。保溫膜里,嫩綠的南瓜苗已破土而出,齊刷刷探出頭來。這種“芥菜+南瓜”的輪作模式,既盤活了土地,又將讓種植大戶的腰包更鼓起來。
魚塘煥新迎“春苗” 智慧養(yǎng)殖增效益
在團新村蓮場鱸魚養(yǎng)殖基地,兩臺大型液壓挖掘機正進行魚塘開挖作業(yè)。只見鏟斗深深切入土層,掀起陣陣褐色土浪,塘底翻曬的淤泥被劃出整齊的壟溝,新鮮泥土沿坡面堆成整齊堤埂。
鱸魚養(yǎng)殖魚塘
而在不遠,養(yǎng)殖大戶李正武正在試運行兩臺新安裝的涌浪式增氧機?!拔业奶恋讜窳?0天,馬上進行第二輪消毒!”李正武介紹,政府對團洲垸鱸魚養(yǎng)殖戶實行1.08萬畝的政策補貼扶持,他今年養(yǎng)殖了56畝鱸魚,新購置了智能增氧機、200千瓦柴油發(fā)電機,還在塘埂邊搭建起200平方米的存放設備農具的板房。去年他從湖北引進的17萬尾鱸魚“水花”已長至2厘米左右,銀鱗在晨光中閃爍如星?!爸坏忍烨缟郎兀桶褟V州訂的8萬尾大魚苗接回來放進塘里。”
從“會種田”到“慧種田”,團洲垸的春耕變奏曲里,跳動著科技興農的強勁脈搏。工廠化育秧提升效率,農旅融合激活資源,生態(tài)輪作提升地力,智慧養(yǎng)殖降低成本……在這片充滿希望的沃野上,新時代農民正用勤勞與創(chuàng)新,書寫著鄉(xiāng)村振興的鮮活答卷。
責編:王麗梅
一審:張雅文
二審:王麗梅
三審:劉明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