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老熟女精品|尤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网址

  • <div id="vasms"><listing id="vasms"></listing></div>
  • 打卡海岱樓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2-02 12:56:18

    文丨袁杰偉

    一下車,抬頭便見一棟九層的古樓矗立在一片曠野中。走過去一看,這不是一片曠野,而是有湖有樹有橋有亭的公園。顧不及看公園,直奔樓而去,來到樓的正前方,這時天色已黑,樓體通亮,很多游客在樓前面的白橋上拍照。樓古色古香,飛檐翹角,就像一位典雅、豐滿而又時尚的貴婦人,露出蒙娜麗莎般的神秘微笑,大方地任人仰視、羨慕、贊嘆。而這一座美麗的公園,就像她裙擺的底端。

    樓的上方,有海岱樓三字。

    這個名字有何來歷?傳說此樓建于明代中期,是為了紀念明朝開國功臣海瑞。

    這顯然系誤傳。海瑞不是明朝的開國功臣。海瑞與淄博也沒有什么淵源。

    還有一個說法:此樓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海是指渤海,岱是指泰山。海岱乃是指渤海到泰山之間的地帶。而海岱樓所在位置,乃是這一帶的制高點。

    這個說法我覺得是可信的。岱指泰山古已有之,杜甫《望岳》的第一句:岱宗夫如何。岱便是指泰山。泰山到渤海之間地勢平坦,在其制高點修一座樓,從風水學(xué)來說有必要的。

    正如資江流經(jīng)新化縣城,南高北低的新化氣勢,使新化文脈頓失,便在縣城北門修一塔,彌補縣城北高度之不足,以鎖住文脈風水。

    自北塔修建后,新化果然人才輩出。

    海岱樓的修建出于何種風水考慮,在此不作深究。

    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勇敢的改革家,主動接受漢學(xué),采納漢族士大夫的建議。因而他作出建海岱樓的:決定完全在情理之中。

    步下白橋,便是一個花壇,花壇前醒目地立著一塊牌子:中國最美書店。

    我心中一驚:最字可是不能亂用的,在媒體上打廣告,最字是禁止使用的。我曾到郴州采風,他們用的一句宣傳語是: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雖用了最字,但后面用了有字來補足,也就是說,他只敢說自己進入了最美行列。而不敢標榜自己是最美。

    這天早上我到淄博的八大局便民市場用早餐,先發(fā)現(xiàn)一家店子打出了:炒鍋餅大賽第一名的招牌,幾乎驚掉了下巴:就算是真的獲得過第一名,但用來作招牌打出來,難道不怕同行羨慕嫉妒恨?

    沒想到走了幾十步,看到一家也掛出了招牌:炒鍋餅大賽第二名。

    再走了幾十步,發(fā)現(xiàn)另一家炒鍋餅店子上掛著:學(xué)炒鍋餅。

    心中便嘆服淄博民風好,人實在、包容、謙虛,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

    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奇觀。

    在文無第一無第二的文武界,誰若公然稱第一,恐怕無法在業(yè)界立足。

    海岱樓作為最美書店,當然另有一個店名。這便是鐘書閣。這三個字低調(diào)地出現(xiàn)在二樓的門楣上,好像是特意把海岱樓襯托得高高在上。

    拾級而上步入書店一樓,便有登堂入室的激動。晚上海岱樓亮燈之后,其流光溢彩的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此時

    是人流的高峰時刻,店內(nèi)人頭攢動。一樓的左邊,是淄博本土作家的圖書。我羨慕淄博作家,真是太榮光了。我如果生在淄博,出了十多本書的我,這店內(nèi)的榮光,便會有我的份額。我為作家、也為讀者感到榮光:在文學(xué)的意義受到質(zhì)疑、紙質(zhì)閱讀日見蕭條的時代,一家經(jīng)營紙質(zhì)圖書的書店,竟能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

    店家似乎對人流量之大早有預(yù)見:設(shè)了專供上的樓梯和專供下的樓梯,人流那么擁擠,逆行是無法通過的,必須遵守交通規(guī)則。

    這是一個書店,也是一個文化中心。四樓以上,有咖啡廳,有酒吧,有淄博大講壇。它們的共存與網(wǎng)紅帶來的人流,也許會對安靜的閱讀造成一定的沖擊,但實際上,真正靜心閱讀的讀者不會受到影響。鬧中取靜才是讀書人的靜。也很少看到讀書人跑到寺廟庵堂去讀書的。寺廟廟堂香客不斷,是靜中取鬧。靜鬧和諧相處是人處于世間是美妙的一種狀態(tài)。

    離開海岱樓之后,被安排到淄博一家大型洗浴中心。這是一個吃喝拉撒洗洗睡的相對獨立的世界,美食幾乎應(yīng)有盡有,可以無限制地享用。在這樣一個溫暖之鄉(xiāng)里,有一片很大的區(qū)域是閱讀區(qū)域,數(shù)百架書把這一片區(qū)域裝點得分外雅致,洗得干干凈凈、舒舒爽爽的人們,身著睡衣,在這里安靜、癡迷地閱讀。這樣的場景真是讓我感慨:我在家鄉(xiāng)消費時,這樣的場所是見不到書的。咖啡廳和茶館偶爾也見書架,書架上也偶爾見真書,但書架上更多的是外表看起來像真書和比真書更厚實更好看的假書:書模。我曾寫過一篇《弄書作假》的文章揭示過這種現(xiàn)象。

    海岱樓作為一座千年古樓,其在淄博人心中的地位,不亞于故宮之于國民,不亞于岳麓書院之于湘人,何以交給一家崛起才幾年的圖書連鎖公司鐘書閣來經(jīng)營?此議一經(jīng)傳出,淄博人的震驚程度,不亞于使用了幾千年農(nóng)歷的國人聽到孫中山頒布西歷時的震驚。但鐘書閣落戶海岱樓,成為鐘書閣第四十二家連鎖店,其最終得以塵埃落定,這與淄博人讀書風氣之濃密不可分的。

    淄博人,甚至山東人都覺得淄博沒有什么好玩的。這并不奇怪:身邊無風景。而外地人的我,卻對淄博感覺甚好。

    下午參觀琉璃博物館時,原以為正月初三不會有幾個人看,原來以為博物館也會跟我們婁底的新博物院差不多大。

    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博物館外圍的大氣、壯觀先令我震驚,場館之大之多亦令人感到驚喜,參觀人流量之大更是出乎意外。參觀不需交費,不需掃碼,也不需刷身份證,可以直接自由出入。人們摩肩接踵,我們一家人必須手牽手進入展廳,否則可能在展廳外被分開。展品的瑰麗、奇特、令人嘆為觀止我在此就不細描述了。

    圖書館、劇院與博物館在一個區(qū)域,因時間關(guān)系我無時間進去,僅從外觀來看,就堪與廣州的新圖書館和劇院相媲美。

    在淄博這個地級市,我分明感受到了發(fā)達城市省會城市的氣質(zhì)。

    這一切,如果不是讀書人多,不是讀書風氣濃,能創(chuàng)造出來嗎?

    很多人都說發(fā)達國家愛讀書的人多,而國人愛刷手機的多。這也是表明,讀書人創(chuàng)造了世界的物質(zhì)文明,我們要發(fā)展,要發(fā)達,要社會更進步更文明,需要有更多的讀書人,更濃厚的讀書風氣。

    責編:劉瀚潞

    一審:劉瀚潞

    二審:周月桂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