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1-29 07:32:49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徽 通訊員 朱孝榮 胡永波
1月28日,除夕,記者來到資興市興寧鎮(zhèn)集鎮(zhèn)集中安置小區(qū)福興苑,和當地受災群眾一起過大年。聽群眾的心聲,感受群眾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實現(xiàn)災后重建,一步步走向幸福生活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向往的熱切心情。
中午時分的福興苑,處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遷新居、迎新年的喜慶氛圍撲面而來。
福興苑安置的避險搬遷群眾主要來自興寧鎮(zhèn)、白廊鎮(zhèn)、八面山瑤族鄉(xiāng)、州門司鎮(zhèn)等6個鄉(xiāng)鎮(zhèn)。一期建設11棟綜合住宅200套(戶),1月14日交房,興寧鎮(zhèn)百嘉洞村村民劉好田是第一批入住的群眾之一。
當天一大早,劉好田和妻子就將新家里里外外打掃干凈,將屋里掛滿福字,顯得格外喜慶。見到記者,劉好田趕緊讓座、沏茶。
劉好田高興地告訴記者,他的兩個女兒帶著家人都回來過年了,家里格外熱鬧。
“這新房感覺怎么樣?”
“太好了!”劉好田一邊拉著記者的手參觀他們的新房,一邊介紹,120平方米的套房三室兩廳,兩個女兒帶著家人全住下都不擠,“住了一輩子土房,如今有了大磚房,打掃起來都不覺得累?!?/p>
“政府考慮得很周到,住的、吃的、用的都有了,許多東西都是政府發(fā)的,還有很多單位和愛心人士也來關心我們?!眲⒑锰镎f,搬進新家時,政府還送出“十重禮”:300元水費、300元電費、一年電視網絡費、煙感器一個、5L的食用油一桶、10公斤大米一袋、5L電壓力鍋一個、暖風機一臺、蒸鍋一個、毛毯一床。
廚房里,劉好田的妻子徐曉嫦和女兒正在忙活?!耙郧白鰣F年飯,從家里到鎮(zhèn)上買食材要走40公里,現(xiàn)在住到鎮(zhèn)上,隨用隨買?!毙鞎枣险f。
醬香濃郁的肘子出鍋了,盛在盤子里,還不忘再加些點綴物。在飯桌上,擺放著雞、鴨、魚……整整十大碗,寓意“十全十美”,過年的喜慶氛圍一下子拉滿。
開飯了!房間內熱氣騰騰、觥籌交錯間,你一言我一語,聊過去,談未來,道祝福,話幸福,暖暖的“中國紅”映在劉好田一家人快樂的笑臉上。
餐桌上,避不開的話題便是去年7月的洪災。臺風“格美”帶來的極端強降雨,導致資興市12.8萬人受災。劉好田家的房子也在這次暴雨中倒塌。
“老房子倒塌時心里很慌,感覺生活一下沒了著落。沒想到能住進新房過大年。”劉好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說,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對資興還格外牽掛?!扒疤欤€特地來到咱們小區(qū),看望慰問我們受災群眾,讓我們對生活更加充滿信心。”
劉好田越說越動情,他舉起酒杯,招呼大家一起干一杯,說道:“有黨和政府在,家就在,感恩黨、感恩政府,也祝在座的各位全家團團圓圓、健健康康?!?/p>
說完,一大杯酒就喝了下去,贏得大家一陣掌聲。
說起未來,劉好田告訴記者,這半個月他天天在鎮(zhèn)上轉悠,準備盤個店鋪賣雜貨,妻子也已經在蔬菜基地找到活干,年后就去打零工,生活保障基本不愁。
災難已然過去,生活必須繼續(xù)。飯后,記者來到小區(qū)和村民聊起災區(qū)重建、開春后村民的打算、如何能盡快增加收入等話題。
“我們已經摸了底,村民們有沒有就業(yè)需求、多大年紀、有什么基本技能等都做了登記?!迸d寧鎮(zhèn)百嘉洞村第一書記陳衛(wèi)平說,為解決村民搬遷后生產受限、增收困難的問題,市里也想了很多辦法:開設就業(yè)幫扶車間;發(fā)展種植養(yǎng)殖業(yè),設立公益性崗位,多方為村民提供就業(yè)機會;對孤寡老人、病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兜底保障”……
冬日暖陽下,村民們三三兩兩地聚在小區(qū)的空地上互道祝福。正如劉好田家門上貼的那個大大的“福”字寓意的一樣,寒冬過后,新春將至,受災群眾在重建美好家園的道路上,正在一步一步將夢想變成現(xiàn)實,朝著嶄新的幸福道路踏實前行。
責編:戴蓉
一審:周楊
二審:彭彭
三審:文鳳雛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