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14:59:16
編者按:改革開放四十余載,兩千萬湘人南下大灣,“湘菜入灣記”由此始。今朝,你看到灣區(qū)街巷湘餐林立,好不風光;而我猶見游子借一味湘菜,以慰思鄉(xiāng)。湘菜入灣,非朝夕之功,卻似猛龍過江,激蕩四方。湘菜的辣,若烈馬奔騰,又纏綿細膩,縈繞心頭;湘人的“辣”,如陽光炙熱,又執(zhí)著質樸,待人以誠。湘菜入灣記,一部湘人湘味的遷徙史,一部香辣鮮美的風味集,一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人物志。
文/饒謐 圖/傅景陽
湖湘之地,自古文風鼎盛、英才輩出。在這片熱土上,豪杰如湘水般奔騰不息,矢志不渝。湘人,不信命定,只信拼搏,用雙手鑄就自己的天地。在中國湘菜大師陳冬高的訪談中,記者就深切感受到了這位湖湘男兒的闖勁、實誠與仗義。
幸福,是快意人生
兒時的陳冬高,對湘菜并無太多概念。然而,每當村里舉辦宴席,他總是緊隨著身為廚師的父親前往,品嘗那些平日里難得一見的美味魚肉,那成為他最快樂的童年記憶。美食給他帶來了無盡的愉悅,也在他心中埋下了對烹飪的熱愛。他回憶道:“小時候,家境并不富裕,只有父親操辦宴席時,我才能痛快地吃肉。因此,我特別喜歡跟著父親去工作,那種幸福感至今仍歷歷在目?!?/p>
20世紀90年代初,未滿20歲的陳冬高毅然投身廚師行業(yè)。從最基礎的摘洗、屠宰之類的雜事做起,他的從業(yè)足跡遍布招待所、湘菜館乃至湘菜研究院。多年的摸爬滾打,讓他積累了扎實的烹飪技藝和深厚的行業(yè)洞察力,也讓他結識了眾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經歷成為他日后成功的堅實基石。
通達,是兼濟天下
1993年,陳冬高在廚師行業(yè)遇到了自己的貴人——湘菜大師王伏明。這位嚴師不僅在技藝上對他要求極高,更在湘菜文化的傳承與堅守上給予了他無盡的啟示。陳冬高始終銘記恩師的教誨,不斷打磨技藝、修煉廚德。
2004年,陳冬高在廣州創(chuàng)立了“筷子兄弟”社團。這是一個由湘菜廚師自發(fā)組成的團體,目的在于凝聚行業(yè)力量、傳承湘菜文化。社團成員自愿承擔責任、相互扶持,很多在外漂泊的湘菜廚師們找到了歸屬感。短短兩年間,“筷子兄弟”社團迅速壯大,遍布全國各地近40個分會,成員過萬。他們共同交流技藝、開展培訓,也分享行業(yè)內的經驗和訊息,為推動湘菜行業(yè)的發(fā)展形成合力。
傳承,我們不忘初心
33載,光陰荏苒。陳冬高從一名普通的廚師,成長為業(yè)界認可的湘菜大師。他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影響深遠。他兩次斬獲中國首屆湘菜博覽會“家樂杯”烹飪大賽金獎,是國家頒布的一級高級技師,獲評中國注冊烹飪大師、中國餐飲文化大師、中國湘菜大師、粵港澳十大名廚、廣東湘菜推廣大使等稱號,還擔任湖南省餐飲行業(yè)協(xié)會湘菜大師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烹飪協(xié)會名廚委員會委員、廣東餐協(xié)職業(yè)經理人協(xié)會副主席,同時還是廣東大湘社餐飲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大湘菜社群創(chuàng)始人。一切的所獲,都是對他技藝與努力的最好見證。但對他來說,這些榮譽不過是鞭策自己繼續(xù)前行的動力。陳冬高以當廚師為傲,視烹飪?yōu)榻K身事業(yè)。他深感榮幸,能為湘菜行業(yè)的繁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他將昔日的“筷子兄弟”社團升級壯大為“大湘菜社群”,希望為湘菜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注入更多活力。
展望未來,陳冬高滿懷壯志與憧憬。“我將繼續(xù)秉持師傅的教誨,堅守湘菜文化的根脈,不斷傳承與發(fā)揚其獨特魅力?!蓖瑫r,他也希望以自己的經歷和成就,激勵更多的年輕人投身餐飲行業(yè)。他期待這些新生力量,能夠為市場帶來更多美味、健康的湘菜佳肴,讓更多人領略到湘菜文化的獨特韻味。
責編:饒謐
一審:何婷
二審:范焱
三審:丁偉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