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老熟女精品|尤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网址

  • <div id="vasms"><listing id="vasms"></listing></div>
  • 范蠡橋上說范蠡

    張步真     2024-07-09 09:24:11

    文/張步真

    四年前一個春雨綿綿的人間四月天,友人陪我游華容縣城。參觀了范蠡巷,在范蠡廣場瞻仰了范蠡塑像,然后來到護城河上的范蠡橋。橋是近些年新修的。橋的東岸是縣城老城區(qū),西岸是新城。新城現(xiàn)在當然也是一片繁華的街區(qū)了。這就是說,西岸那一片廣袤的地方,從前很可能是湖,或者是湖洲曠野,曠野上長著密密的蘆葦,必定還有一條泥沙道路通向遠方。我們從司馬遷的《史記》中可以捕捉到一個細節(jié):當年,一連多日,范蠡正是站在這大路邊頭,引頸眺望。那會兒,他正經(jīng)受著撕心裂肺的人生痛苦。

    范蠡來華容,有一種流傳較廣的說法,說他是帶著美女西施私奔而來。但嚴肅的學(xué)者都不這樣看。左丘明著《國語·越語》,司馬遷著《史記》,都寫到了范蠡。對西施之事,都不置一詞。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態(tài)度。馮夢龍著《東周列國志》,在第八十三回,寫了西施,至于范蠡攜西施私奔,他明確地指出是“訛傳”,范蠡一直跟他的妻子生活在一起。到了近代,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中說,西施那些事他“一向不相信”!

    那么,范蠡為什么會來華容呢?只有一個可能,為兒子而來。他的二兒子犯了死罪,很快將被執(zhí)行死刑。能刀下留人的,只能是楚王。而楚王,那會兒正在華容。

    楚王與華容的關(guān)系緊密。

    華容的狀元街南崗嶺,那時有一座豪華的宮殿,叫“章華臺”?!妒酚洝こ兰摇酚涊d:“靈王七年(前534),章華臺建成?!蔽鲿x著名政治家、學(xué)者杜預(yù)《左傳注》說得更明確:“南郡華容縣,(章華)臺在城內(nèi)。”

    我們?nèi)サ哪翘?,一直下著雨。華容縣博物館長、一位女歷史學(xué)者為了滿足客人的好奇心,冒雨向?qū)?,領(lǐng)著大家來到城郊約三華里的地方,登上一個凸突于田野的土臺。土臺呈長方形,子午向,方方正正,邊線分明,臺體規(guī)整,占地約三萬平方米。這就是縣志上的“隆然一峰”的章華臺遺址。當?shù)厝朔Q為“楚王臺”。站在那里,你能感覺到宇宙的浩渺、歷史的凜然。這時,你會思接千載,揣摩當年的輝煌。

    而楚國的都城郢都,即后來的江陵,就在長江的華容段對岸。華容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楚王在郢都(江陵)的王宮里,處理國家大事,執(zhí)掌軍機要務(wù),整日勞形苦心,如果想出去休閑一下,華容必定是首選之地。

    再說,楚王還有兩大著名嗜好:

    一是喜歡“細腰”美女。靜如玉樹臨風,動則婀娜多姿。李商隱有詩諷喻:“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夢澤》)”而華容,得湖光山色的滋潤,湖鄉(xiāng)稻米的長養(yǎng),女人(姑兒)水靈漂亮。

    二是楚王喜歡狩獵。此地湖洲上野鴨翔集,蘆葦蕩里麋鹿成群,是一處天然獵場。

    這些,都是楚王把行宮建立在這里的原因。行宮在此,楚王當然就常來常往了。

    為救兒子,范蠡就尋到華容來了。

    范蠡毫無疑問是一位成功人士。為政,他官至越國大夫,協(xié)助勾踐復(fù)興,功勞卓著;為商,賺得了無數(shù)的金錢,“陶朱公”成了富翁的代名詞。應(yīng)當說,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是,范蠡的幸福人生,卻被他不爭氣的兒子徹底斷送了!正如兩千多年后俄羅斯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p>

    范蠡有三個兒子。大兒子雖然老實本分,但小心眼、小家子氣,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大作為。小兒子則整日豪車美馬,招搖過市,花花公子一個。最糟心的是老二,放蕩不羈,且性格頑劣,簡直無可救藥。前不久,他在楚國與人斗毆,鬧出了人命。殺人償命,自古皆然。現(xiàn)在被關(guān)到楚國的死牢里,等待擇日問斬。作為父親,范蠡怎么不著急,怎能不使出渾身解數(shù),救兒子一命呢?

    舐犢之情,人皆有之。而天底下的父親,又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有出息。所謂“望子成龍”,比自己對功名的念切,還要加上許多倍。范蠡在越國,做過大將軍,官居國相,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當越王的半個家。依照某些人的想法,既然有這樣的好機會,把兒子的事情安排好,豈不是易如反掌!

    范蠡其所以值得敬重,是因他知道兒子的底子,沒有利用職權(quán)為兒子謀得一官半職。范蠡后來發(fā)了財,可謂家財萬貫,也沒有劃出一塊來,給兒子安排個“董事”“總助”什么的。民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范蠡精明過人,他不相信什么“聰明有種,富貴有根”,也不認為兒子能復(fù)制父親的人生。因為兒子沒有父輩“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人生體驗,更沒有孟子“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意志磨煉,錦衣玉食中長大的年輕人,生命品格、靈魂溫度、對世界的感觸,與父輩完全不是一回事。既是這樣,怎么能將父輩的職位轉(zhuǎn)讓給兒子呢?即便是給他戴一個少將軍的肩章,也許一不小心就跌進了臭泥坑;弄個市長、縣長給他當了,他也可能把裝滿雞蛋的竹籃子掉到地上,打個稀巴爛!曹雪芹著《紅樓夢》,借跛足道人的口唱《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曹氏在寫作這部皇皇大著時,很可能研究過范蠡的家庭變故。

    當然,子不教,父之過。家風沒有搞好,三個兒子弄成這個樣子,范蠡是有責任的?,F(xiàn)在,他只能獨自吞下這枚苦果。

    范蠡于是拿出經(jīng)商賺來的兩萬四千兩黃金,派小兒子去楚國,找一位莊先生。他給莊先生寫信。說:“殺人抵命,這是常理。但我聽說,家有千金的孩子,不應(yīng)在大庭廣眾中處決?!北砻嫔?,范蠡是請求讓他的兒子死得體面一些,內(nèi)心里,當然是請求免兒子一死。他相信莊先生有這個能力。

    這時,他的大兒子卻要求去楚國救弟弟,說這是他作為長兄的責任。范蠡夫人也為大兒子求情。范蠡只好答應(yīng)。大兒子于是按照父親的吩咐,來到楚國,把信和黃金交給了莊先生。莊先生沒有推辭,只是交代范家老大:“你不要在這里逗留,趕快回去。日后即便是你的弟弟放出來了,你也不要問為什么!”

    下面的情節(jié),是從司馬遷的《史記》中摘錄下來的:莊先生是個大賢人,也是大學(xué)問家,很受楚王的尊重。他找到一個適當?shù)臋C會,見到了楚王。敘談時,莊先生對楚王說,最近,他發(fā)現(xiàn)有一個星宿出現(xiàn)在某個位置,可能會給楚國帶來災(zāi)害。楚王一聽急了,問:“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救嗎?”莊先生說:“大王施德可以除災(zāi)?!背跤谑菦Q定在全國實行大赦。

    莊先生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范家老二給救下來了。問題是范家大兒子并沒有聽從莊先生的囑咐,離開楚國。當他聽說楚王要實行大赦,這就是說,他的弟弟有救了。既是這樣,又何必白白送掉那兩萬四千兩黃金呢?他裝模作樣地去向莊先生告辭。莊先生何等精明,一眼就看穿了范家老大的小心眼。其實,莊先生并沒有打算收受那些黃金,原想等楚王大赦,范家老二出獄后,將黃金和人一并送到范蠡府上。同時,他還想以老朋友的身份,向范蠡進諍言:一定要把兒子管教好。這會兒,他冷冷地對范家老大說:“喏,那些黃金丟放在柴草房里,你取回去吧!”

    莊先生被一個毛頭小子玩弄,十分生氣,隨即去見楚王,說:“我外出時,路人都說,有人在楚國犯了法,他家用許多黃金賄賂大王的左右,大王就發(fā)布了大赦令。”楚王大怒,說:“豈能有這種事!”于是命令先處決了范蠡的兒子,然后再發(fā)布大赦令!

    在一個凄風苦雨的黃昏,范家大兒子用一輛牛車,裝著兩萬四千兩黃金,還有他弟弟的尸體,回到家里。一家人號啕大哭,唯獨范蠡十分平靜。他說:如果讓老三去,老二或許有救。因為老三一向花天酒地,不知道錢是怎么攢起來的,不會吝惜那些黃金。大兒子年少時,跟著我經(jīng)歷了許多艱難,把錢看得重,舍不得那兩萬多兩黃金,所以,他的弟弟必死無疑。其實,這些天我在大路旁眺望,就是在等候老二的喪車歸來!

    范蠡所指的大路旁,很可能就是現(xiàn)在的范蠡橋路邊頭。

    兒子的尸體與那一堆燦燦黃金擺在一起,盡管相隔了兩千多年,我們?nèi)耘f能感受到范蠡作為父親,他心境的悲涼與無助。對于金錢,那會兒他一定是大徹大悟了:人不成器,縱然是掙了一座金山一座銀山,又有什么意義呢?但如果兒孫有出息,為什么要將萬貫家財摟著、摳著、藏著、掖著,而不及時回贈社會呢?

    司馬遷著《史記》說,凡“王侯諸國之事”,體例為“世家”。寫《越王勾踐世家》,其本意是為勾踐立傳,其中卻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來寫一位大臣的家庭悲劇,這是特別具有深意的。在內(nèi)心里,太史公十分同情范蠡,但他不能不提醒世人:范蠡是越國大夫,他的兒子是“官二代”;下海后,他成了家財萬貫的富豪,他的兒子成了“富二代”。作為父親,范蠡卻不幸成為一位失敗者?!妒酚洝凡皇且槐締渭兊臍v史流水賬,而是“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币箬b不遠,后世汲取其中的智慧,于是有了許多教子典故。最典型的是諸葛亮著的《誡子書》,他極為重視對兒子的品格的塑造:“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边@無疑都受到范蠡家庭悲劇的警示!

    那天,雨絲淅淅瀝瀝地沒有牽斷,我撐著雨傘,穿行在范蠡遺址之間,想了許多許多——

    對于我們,范蠡確實相當遙遠了。關(guān)于他的墓址,以及楚王的章華臺,也存在一些爭議。因為別的地方也有類似的古跡。但兒子犯罪,范蠡有求于楚王,楚王常住章華臺,這些都是典籍上有記載的。這幾件事互相印證,證實了范蠡與楚王之間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恰恰在華容,既有章華臺遺址,又有范蠡的墓冢。如此說來,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畔,范蠡是一個真實的存在。為官,他忠心耿耿,有擔當,有創(chuàng)見,有功勞。取得巨大勝利后,又急流勇退,表現(xiàn)了一位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下海經(jīng)商,他改名換姓,離開曾經(jīng)任職的越國,遠去齊國,誠實經(jīng)營,勤勞致富。對待家庭變故也冷靜豁達,坦然面對。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由于受千年封建制度的影響,中國社會結(jié)構(gòu)死板一塊,社會階層之間垂直流動難之又難。“世卿世祿”,理所當然。一些官員通過血親、姻親、朋黨關(guān)系的捆綁,將政治利益和經(jīng)濟利益集中到自己手上,形成一個特殊利益集團,強者恒強,弱者恒弱,贏家通吃。這些弊端,對社會的底層,甚至對整個歷史的進程,都會造成極大的傷害。然而范蠡,將權(quán)位和金錢棄若敝屣,對“社會階層固化”的痼疾,做了一次義無反顧的逆襲!他的高尚品格,并不因兒子的不肖而被抹殺,千百年來都受到人們的推崇和膜拜。民間反復(fù)傳誦著他的人品、建樹和人生故事,于是獲得了一種“形而上”的意義,而成為文化的本身,對一地的民風建設(shè)、價值觀的形成,無疑會產(chǎn)生影響!

    懷著一種深深的景仰,蒙蒙細雨中,我肅立于先生雕像前,鞠躬,再鞠躬!

    摘自《岳陽日報》

    責編:羅嘉凌

    一審:黃帝子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