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3-07-26 09:56:44
村民在寧鄉(xiāng)市煤炭壩鎮(zhèn)康田灣村文化廣場乘涼跳舞。張強 攝
李曼斯 張 強 王心羽
7月24日,寧鄉(xiāng)市煤炭壩鎮(zhèn)東山村。
傍晚來臨,康田灣文化廣場上陸續(xù)聚起人群。一陣樂曲傳來,有人穿著舞服領跳,人們自發(fā)排出簡單的隊列,和著旋律輕輕搖擺起來。盛夏晚風從水塘拂來,帶來一絲涼意,也拂起了舞者的裙角。
在康田灣,這是幾乎每天都會出現(xiàn)的場景。一個小小的文化廣場,最多時聚集著上百人。跳舞、打球、做操……這里的活動豐富多彩,甚至有鄰村村民騎車趕來鍛煉身體。
如今,鄉(xiāng)村處處可見文化廣場。但廣場活動誰來組織?設施如何維護?環(huán)境如何保持?這是不少地方面臨的難題。筆者走進康田灣屋場,探尋這里的活力緣何而來。
修一條路 聚一條心
多年前,康田灣只有一條窄窄的村道,出行極為不便。當?shù)卮迕窈袈暩邼q,東山村黨總支書記劉勝良決定想辦法將狹窄的村路拓寬黑化。他主動向煤炭壩鎮(zhèn)黨委政府申請,先由村里籌資把路基修起來,再由鎮(zhèn)上負責道路硬化,獲得鎮(zhèn)黨委政府大力支持。
劉勝良回到村里,立馬叫來康田灣的組長廖正明和鄰長謝新平。兩人都是黨員,都有一副熱心腸,屋場里的不少事都是他們牽頭。
一番估算,改造升級6六公里的公路,大約要70萬元的費用。謝再良是遠近聞名的鄉(xiāng)賢,以前經(jīng)營著一家混凝土公司。聽說組上要拓寬村路,立即表示:“出錢沒問題。你們先籌著,差多少,我來補齊!”
有了這話,眾人松了一口氣。村支兩委組織召開鄉(xiāng)賢會,再挨家挨戶登門拜訪,說清楚修路的緣由。村民們極為配合,紛紛出資,籌措了40多萬元,其中村民盧中友、盧中華、盧中立三兄妹一次性捐款5萬元。
要修路,就難免要征用部分圍墻和土地。期間沒有一戶村民反對,也都表示不需要補償。修路時正值夏天,還有不少村民主動給工人送去西瓜和浸菜。
齊心協(xié)力下,康田灣寬闊平整的柏油路通了,出行方便了,人心也聚了起來。
黨員帶頭 共管共護
建成后的康田灣文化廣場。張強 攝
寬敞平坦的公路令村民感受到了便捷。2019年,康田灣文化廣場開工建設,再次調(diào)動起村民的積極性。
“村民都是主動讓土讓山、捐款助工,沒有任何怨言?!弊鳛辄h員,廖正明與謝新平積極組織人員進行施工。村民廖正良也是一名老黨員,那段時間,他推掉手上的活兒,天天在廣場上搞建設。
風雨長廊、群眾文化舞臺、村民議事廳……隨著設施設備日漸完善,廣場的人氣漸漸旺了起來。但沒有人維護,廣場衛(wèi)生成了大問題。
黨員廖異琴主動站了出來,帶頭打掃廣場及公共廁所的衛(wèi)生。想要長久堅持,僅憑幾人之力是不夠的,她便和組長廖正明商議組建志愿服務隊。先是動員廣場活動積極分子,再是招募本組村民,這樣便開始有了志愿服務隊的雛形。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隊伍由27人發(fā)展到87人。這其中,既有本村本組的,又有外村外組的;既有樂意捐錢的,又有愿意出力的;既有吃苦耐勞的大爺大娘,也有泥、木、水電各類能工巧匠……
村里有位70多歲的老同志張愛明在老年大學學了健身操,主動到廣場來教操。舞蹈愛好者劉巧連、賀社運等組成了廣場舞導師團,負責舞蹈教學。有人教學,來跳舞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F(xiàn)在,舞蹈隊已經(jīng)有了上百人。其中舞蹈天賦高的18位村民組成領舞團,每天晚上輪流值班。
泥工、木工、電工……眾多有一技之長的村民加入服務隊,負責廣場設施設備的維護修理。不少村民也“不甘示弱”,主動提出加入志愿服務隊,負責維護衛(wèi)生和秩序。
為了方便來鍛煉的村民,組上又在村民議事大廳處設置了愛心小屋,售賣礦泉水、飲料、冰激凌等給有需要的群眾。愛心小屋由志愿者輪流當?shù)觊L,收益全部用于公共建設。
如此一來,從硬件設施到人員管理,康田灣文化廣場的運營成熟得宛如一個小“景區(qū)”。
群眾參與 共建共享
傍晚來臨,康田灣文化廣場上陸續(xù)聚起人群。
村民謝芙蓉原本患有嚴重的頸椎病,還曾為此住院。這段時間,她每天跟著大伙兒跳操,現(xiàn)在完全康復。
平日里喜歡打麻將的村民,也戒掉了壞習慣,轉而跳起了廣場舞。
康田灣屋場的鄉(xiāng)村大舞臺越搭越大,美名也口口相傳至十里八村。大家覺得政府干了事,黨員帶了頭,都愿意配合村里的工作。
楊家灣屋場的賀命強夫妻兩人每天晚上都來這里打球跳舞,還參與志愿者值日。且修桌凳、修龍頭、搞安裝,也是隨叫隨到,樣樣在行。
今年3月,為方便出行,康田灣屋場打算新增40盞路燈,發(fā)起“點燈行動”向群眾籌款。消息一發(fā)出去,一天內(nèi)就湊齊了23000元。
磚塘村的村民特意趕來:“平時大家一起在廣場上娛樂,自然也要一起出錢?!?/p>
乒乓球愛好者自掏腰包,買了三張球臺,每晚歡笑聲是一浪接著一浪。嗲嗲娭毑在長廊坐成一排,相談甚歡。孩子們開心地奔跑著,嬉鬧著……
在文化廣場一側,這些款項清晰地公示在宣傳欄里。多到數(shù)十萬,小到幾十元。通過黨員帶頭示范,所有村民共建共享,描繪出了一幅美好的鄉(xiāng)村畫卷。
近年來,煤炭壩鎮(zhèn)黨委政府在寧鄉(xiāng)市黨員“三亮三比(亮身份比奉獻、亮立場比擔當、亮作風比作為)”行動、“三長制(片長、組長、鄰長)”機制的引導下,突出黨建引領,堅持民生導向,聚焦薄弱環(huán)節(jié),激發(fā)群團活力,凝聚治理合力,多舉措縱深推進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鄉(xiāng)村治理等工作,使鄉(xiāng)村“顏值”得到明顯提升、社會環(huán)境保持和諧穩(wěn)定,著力以新氣象、新?lián)?、新作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p>
責編:達慶玙
一審:達慶玙
二審:張馬良
三審:熊佳斌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